学校简介
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,始建于1939年。学校拥有25个教学单位,70个本科专业,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4个。现有教职工1777人,其中专任教师1515人,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4人,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6人,博士、硕士生导师660余人,双聘院士、中原学者4人。学校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重点立项培育单位、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(群)建设高校,农业科学、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,作物学学科、园艺学学科和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(群)。有省重点一级学科10个。建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,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。
学院简介
机电学院始创于1958年,设有机械工程系、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和汽车工程系,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、汽车服务工程、机电技术教育、智能制造工程、机器人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,其中“机电技术教育”、被评为河南省特色专业,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”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、河南省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。
学院拥有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(群)“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”、 “机械工程”一级学科学术型、“机械工程”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、“食品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”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领域。拥有“控制科学与工程”博士后流动站,先后与山东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山东理工大学、乌克兰苏梅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。目前,在学博士研究生6人、硕士研究生80人,在站博士后5人。

师资队伍

现有教职工81人,教授15人(其中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、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、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、中原英才计划1人、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1人、“十二五”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、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、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1人、河南省高层次人才1人),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34人,博士40人、在读博士3人,博士生导师6人、硕士生导师35人、留学归国人员10人。
科研平台
学院拥有一系列省级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,并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联合共建自动化实验室。下设如下科研平台:
Ø“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” 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(群)
Ø“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”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
Ø“起重设备安全运行监控”河南省工程实验室
Ø“智能起重装备工业设计与数字化控制”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Ø“起重机工业设计与智能控制”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Ø“智能起重装备5G关键技术”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Ø“5G智能起重装备关键技术”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Ø“智能起重装备关键技术”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
Ø“机械工程”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
Ø“精密加工与特种制造”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
Ø“超精密与微细加工” 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
Ø“表面工程技术与新材料制造” 河南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
Ø“机械工程”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
Ø智创中原河南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
Ø河南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
Ø“三废处理与数字孪生”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Ø起重装备结构轻量化及新型结构设计创新平台
Ø产品智能化共性技研究平台
Ø制造过程智能化共性技术研究平台
Ø“5G+工业互联网”大数据管理创新平台
Ø基于数字孪生设备远程运维创新平台
Ø“精密与微细加工技术”新乡市重点实验室
Ø“智能起重装备关键技术”新乡市重点实验室
Ø“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”新乡市重点实验室
Ø“表面再制造工程”新乡市重点实验室
Ø“机械系统高性能设计与可靠性评价” 新乡市重点实验室
Ø“先进材料制备与表面化” 新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
学院拥有多种科研设备和仪器,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。主要包括:车铣复合机床、五轴加工中心、白光干涉仪、纳米压痕仪、金相显微镜、摩擦试验机、显微硬度计、划痕仪、精密测力仪、三坐标测量机、电化学工作站、各种加热炉等。

研究方向
u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
u表面处理技术与新材料制造
u微细切削理论与技术
u材料加工关键技术
u数控机床颤振在线控制关键技术
u机器视觉与智能装备系统的控制技术
u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
u新能源利用关键技术
u智能机器人理论与设计、开发与应用
科研成果
近年来,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1项、国家支撑计划5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、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4项,其它项目100余项,发表学术论文1270余篇,其中SCI、EI收录400余篇,获得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、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、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、中国产学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1项、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、中国兵工科技奖1项、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、二等奖2项、河南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、河南省兵工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、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1项、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1项、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,授权国家专利200多项,软件著作权156项,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鉴定100余项,出版学术著作7部,编辑出版规划教材80余部。
序号 |
科研成果名称 |
奖励名称及等级 |
年份 |
1 |
智慧港口多用途集装箱起重物流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|
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
2021 |
2 |
内河港口集装箱装卸成套智能物流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|
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 特等奖 |
2022 |
3 |
港口多用途智能化起重物流装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22 |
4 |
基于内转子直联式永磁电机及能量回收技术的无齿轮传动 起重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|
全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|
2021 |
5 |
基于一体化设计的内转子永磁直驱起重机关键技术 研究及应用示范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22 |
6 |
永磁直驱起重机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|
中国产学研科技成果二等奖 |
2022 |
7 |
基于远程数字控制及抗辐射特性核废物搬运起重装备开发及应用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21 |
8 |
基于远程控制及抗辐射特性的核工业起重机研发及产业化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20 |
9 |
桥式起重机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绿色节能制造技术应用 |
绿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20 |
10 |
基于全闭环精确定位防摇摆及智能控制特性的系列全自动起重机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20 |
11 |
系列高效智能轻量化全自动起重机开发及产业化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17 |
12 |
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十二绳防摇摆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|
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6 |
13 |
基于物联网信息化调度及复合防摇摆技术的 铁路专用集装箱起重机 |
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6 |
14 |
基于激光+超声波识别及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全自动垃圾吊 |
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6 |
15 |
一种有轨巷道队剁机 |
中国专利优秀奖 |
2021 |
16 |
桥式起重机轻量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|
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贰等奖 |
2016 |
17 |
高速大运量客运索道关键技术及应用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|
2014 |
18 |
国药集团物流中心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制及其推广应用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壹等奖 |
2010 |
19 |
生物质发电厂燃料自动化、智能化储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0 |
20 |
大跨度柔性吊装技术及应用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21 |
桥式起重机轻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其绿色制造技术应用 |
绿色制造科学技术进步奖 技术创新二等奖 |
2020 |
22 |
MG400/30t—18m自顶升门式起重 |
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叁等奖 |
2010 |
23 |
全自动冶金上料桥式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|
2014 |
24 |
BX8t(BBB)、BX12t(BB12)壁式悬臂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叁等奖 |
2010 |
25 |
低净空250t桥式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叁等奖 |
2011 |
26 |
NH型系列钢丝绳电动葫芦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叁等奖 |
2011 |
27 |
起重机大型钢结构件自动化焊接工艺与装备研发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5 |
28 |
基于复合识别及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全自动垃圾吊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5 |
29 |
基于多组同步抓取智能控制技术的轧辊换辊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|
2019 |
30 |
硬脆晶体基片超精密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
2021 |
31 |
5-100t绿色智能轻量化桥式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
2017 |
32 |
基于伺服控制的超高精度定位数控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
2018 |
33 |
系列过轨起重机及其关键技术研发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
2019 |
34 |
基于精确定位防摇摆技术的全自动钢管分配起重机 |
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三等奖 |
2015 |
35 |
起重机大型钢结构件自动化焊接工艺与装备研发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
2015 |
36 |
基于激光+超声波识别及物联网技术的全自动垃圾吊 关键技术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
2015 |
37 |
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十二绳防摇摆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|
2016 |
38 |
QE300/50+300/50-40m桥式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
2012 |
39 |
ND型低净空单轨运行式电动葫芦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
2012 |
40 |
全自动冶金上料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
2014 |
41 |
船艇搬运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
2016 |
42 |
酸洗车间全自动高精度定位起重机 |
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|
2015 |
43 |
RTG关键技术改进攻关 |
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
2012 |
44 |
特种机器人自主探测与识别系统开发及应用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
2022 |
45 |
无线视频监视与控制技术研究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
2012 |
46 |
基于微内核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
2013 |
47 |
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语义决策分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|
新乡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|
2015 |
48 |
设施农业物联网平台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 |
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|
2016 |
49 |
面向港口智能物流的60t双20英寸新型上旋转集装箱起重机项目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|
2020 |
50 |
面向核废料处理行业的智能化起重研发项目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|
2020 |
51 |
面向起重物流装备的腹板高精组装及智能焊接技术研发项目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|
2020 |
52 |
多维度姿态可控的汽轮机泵房洁净起重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|
2020 |
53 |
高可靠性ÍÍÍ制造关键工艺技术研发创新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54 |
军工用ÍÍÍ起重机关键技术研究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55 |
航空航天ÍÍ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56 |
ÍÍÍ起重机自动化制造工艺关键技术研发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0 |
57 |
ÍÍÍ智能转载装备研发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0 |
58 |
军工用ÍÍÍ起重机关键技术研究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59 |
ÍÍÍ专用智能化起重装备研发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0 |
60 |
军用ÍÍÍ起重机研发及应用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0 |
61 |
军工ÍÍÍ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1 |
62 |
面向ÍÍÍ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|
河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1 |
63 |
冷再生机转向架加工工艺优化及改进 |
河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|
2010 |
64 |
超大吨位起重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重大工程应用示范 |
河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|
2021 |
65 |
超大吨位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|
2021 |
66 |
基于机电耦合控制技术的三梁四轨锻造起重机研发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 |
2019 |
67 |
起重机角箱柔性化加工技术研究及应用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68 |
起重机箱型梁大筋板自动组装技术研究及应用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69 |
基于多机构同步控制技术的大吨位固定式码头起重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70 |
起重机桥架自动化焊接整体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8 |
71 |
轻量化起重机主端梁模块化化互换工艺研究及应用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6 |
72 |
超大吨位起重机桥架小车架焊后加工工艺研究及应用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6 |
73 |
基于多组同步抓取智能控制技术的轧辊换辊起重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6 |
74 |
起重机箱型梁自动化断续焊接装备及工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5 |
75 |
超大跨度桥式起重机系列化设计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5 |
76 |
功率分流式双驱动冶金起重机减速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6 |
77 |
起重机小车架焊接关键工艺装备研究及应用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7 |
78 |
系列铁路专用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7 |
79 |
新型布料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7 |
80 |
A3级系列过轨起重机级关键技术研发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8 |
81 |
新型过轨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其系列产品开发及应用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8 |
82 |
移动式可伸缩悬臂铣设计及应用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8 |
83 |
ND型低净空单轨运行式电动葫芦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2 |
84 |
600t桥式起重机 |
河南省装备制造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2 |
85 |
基于MEMS全环境精确定位防摇摆系统全自动起重机研发 |
河南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19 |
86 |
起重装备低速大扭矩永磁电机直驱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|
河南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|
2021 |
87 |
新型过轨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其系列产品开发及应用 |
河南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|
2019 |
88 |
基于ANSYS系列塔机有限元分析系统设计研究 |
河南省质监科技奖三等奖 |
2014 |
89 |
集装箱港口多用途智能化起重物流装备关键技术研发 |
河南省教育厅科技一等奖 |
2022 |
90 |
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牧业监控平台构建及应用 |
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|
2017 |
91 |
武器高效智能快速运转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|
河南省兵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|
2022 |
92 |
集装箱港口多用途智能化起重物流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 |
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|
2022 |
93 |
排锯前倍尺钢管分配起重机 |
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奖 一等奖 |
2014 |
94 |
MEA400t门式起重机 |
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 |
2012 |
95 |
盾构用系列门式起重机 |
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成果奖 三等奖 |
2011 |
96 |
永磁直驱起重机绿色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|
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二等奖 |
2022 |
97 |
港口多用途智能化起重物流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|
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|
2023 |
98 |
基于永磁高效驱动轻量化起重装备开发及应用 |
河南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|
2023 |
99 |
食品行业洁净生产环境下高效智能轻量化物流装备 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|
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 进步奖二等奖 |
2023 |
100 |
基于远程控制及元人化作业特性的集装箱港口成套 智能化物流装备研发及应用 |
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|
2023 |
101 |
基于一体化设计的内转子永磁直驱起重机关键技术 研发及应用示范 |
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|
2022 |
102 |
高性能永磁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在起重物流装备的应用 |
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|
2022 |

学生培养
机械工程学术硕士和机械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达到100%,读博比率连年增长,2023年读博比率达60%,多名毕业生被新疆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。多名毕业生荣获河南省优秀毕业硕士论文、河南省研究生创新之星称号。
近3年机电学院优秀毕业生代表
姓名 |
工作单位 |
徐* |
考取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|
杨** |
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|
刘** |
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|
刘** |
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|
张** |
考取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|
朱* |
考取广西大学表面工程博士 |
招生详情
2024年机电学院拟招生机械工程、机械、控制工程等专业的全日制研究生。
专业代码、名称 |
类别 |
初试科目 |
复试笔试科目 |
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|
080200机械工程 |
学硕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(一) ③301数学(一) ④809机械设计(自命题) |
机械 制造 工艺学 或 单片机 原理 及应用 |
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②电工学 |
085500机械 |
专硕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(二) ③337工业设计工程(自命题) ④809机械设计(自命题) |
机械 制造 工艺学 或 单片机 原理 及应用 |
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②电工学 |
085400电子信息 085406控制工程 |
专硕 |
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(二) ③302数学(二) ④高级语言程序设计(自命题) |
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|
①自动控制原理 ②电工学 |
参考书目
080200机械工程学硕考试参考书目
命题 |
科目 代码 |
科目名称 |
考试范围 |
全国统考 |
101 |
政治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201 |
英语(一)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301 |
数学(一)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一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业务课二(自命题) |
809 |
机械设计 |
《机械设计》,濮良贵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第十版 |
复试科目(二选一) |
机械 制造 工艺学 |
《机械制造工艺学》,陈明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2年 |
单片机 原理 及应用 |
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程序设计》,谢维成、杨加国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第三版,2014年 |
同等学力加试 |
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|
《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》,卢秉恒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第四版,2020年 |
电工学 |
《电工学简明教程》,秦曾煌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第三版,2015年 |
085500机械专硕考试参考书目
命题 |
科目 代码 |
科目名称 |
考试范围 |
全国统考 |
101 |
政治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204 |
英语(二)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业务课一(自命题) |
337 |
工业设计工程 |
《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》,刘贯军主编,电子工业出版社,第三版,2019 《工业设计工程基础1:材料及加工技术基础》,赵英新、姜楠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年; |
业务课二(自命题) |
809 |
机械设计 |
《机械设计》,濮良贵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第十版 |
复试科目(二选一) |
机械 制造 工艺学 |
《机械制造工艺学》,陈明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2年 |
单片机 原理 及应用 |
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程序设计》,谢维成、杨加国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第三版,2014年 |
同等学力加试 |
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|
《机械制造技术基础》,卢秉恒主编,机械工业出版社,第四版,2020年 |
电工学 |
《电工学简明教程》,秦曾煌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第三版,2015年 |
085406控制工程专硕(电子信息硕士)参考书目
命题 |
科目 代码 |
科目名称 |
考试范围 |
全国统考 |
101 |
政治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204 |
英语(二)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302 |
数学(二) |
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数学二考试大纲(2024年版) |
业务课二(自命题) |
823 |
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|
《C程序设计》,谭浩强,清华大学出版社,第五版,2017年 |
复试科目 |
单片机 原理 及应用 |
《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程序设计》,谢维成、杨加国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第三版,2014年 |
同等学力加试 |
自动控制原理 |
《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教程》胡寿松主编,科学出版社,第四版 |
电工学 |
《电工学简明教程》,秦曾煌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第三版,2015年 |
联系方式
学校研究生处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:0373-3040863,3693027,3040150
电子邮箱:yjsc10467@163.com
研究生处网址:http://yjsc.hist.edu.cn/
学校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
邮政编码:453003
机电学院招生联系方式
王院长0373-3693192,13409201493,luckywzk@126.com
张老师0373-3040394,13603931832,zmmhqm@163.com